天天文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天天文学小说 > 权柄 > 第五五六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五五六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大齐毕竟还是皇帝陛下的,而他上官云鹤再牛逼也改变不了打工仔的身份,对于来自老板的质疑,他不得不耐心解释……若是一味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早晚有众叛亲离、凄惨收场的那一天。

但上官丞相明白从变法那天起,自己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变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改变了太多的祖宗成法。即便是成功了,还有可能重蹈卫鞅的覆辙,更别说若是失败了……还不得被那帮子权贵给撕了下酒?

所以他在一边咬牙坚持,一边苦苦思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出在哪里呢?这也是后世政治家、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新法本身的痼疾;有人说新法是好的,只是下面人阳奉阴违、给执行坏了;还有人说,上官丞相太过自傲,不能团结群众,以至于众叛亲离、变法失败,等等等等,众说纷纭。

直到大学者王安石发表了《论上官云鹤变法失败疏》之后,终于获得了各方的认同,才算是形成了个官方说法:

王安石认为,有三方面原因,其一:‘上官云鹤变法’所针对的只是皮毛,却没有触及核心问题──‘支出太多’!

而支出太多则是因为朝廷冗官太多、军队空额太多。不针对到‘冗官’‘空额’,财政问题根本解决不了。但上官丞相的改革,反而是以增加国库收入为主,如此则不能解决财困。

馆陶的《改良邹议》上说的明白,除了‘开源‘还要‘节流’!通过裁汰政府冗员、缩减政府开支;通过严查军队空饷,减少军费开支。根据馆陶测算,如果节流做得好,军政开支至少会每年减少一千万两,国库又怎会拮据?

而现在上官丞相仅‘开源’不‘节流’,就好比向一个满是窟窿的水桶里注水,又怎能注满呢?

其二,政策本身也有致命缺点——拿‘青苗法‘之实行为例。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

但实行起来却与理想相去悬绝。如果贫困民户自愿请贷官钱,尚有可说,但实际上却是地方官强迫农民互相担保后,再逐家摊派数目,称为‘散青苗’,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为了应付朝廷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

而在具体散派过程中,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盖因怕贫下户无力偿还,而人家中上之家还用得着借钱下苗、度春荒吗?

需要钱的得不到,不需要的却推不掉,这还谈什么惠民呢?

有人要说,这等好事儿为什么还要往外推呢?你以为不要还啊?

‘青苗法’中可规定,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官府强借给人家一笔根本用不着的钱财或粮食,到秋里却要人家多还两成,这跟抢钱有什么区别?不比开征苛捐杂税文明到哪去。

至于其三,是因为陛下横空出世,使齐国国力遭到重创,形势雪上加霜,前两年攒下点家底,迅速消耗一空,变法自然无以为继……这有拍马屁之嫌,不说也罢。

所以权威说法便是前两条,没有第三条。

这篇文章一出,世人对王安石的评价陡升,许多高官显贵也许之为‘国器’,纷纷感叹道:‘假使上官丞相有临川先生的见识,天下属谁还未可知呢。’

但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司马光认为,以上官丞相的见识,不可能只知道‘开源’,不知道‘节流’,之所以知而不为,是因为仅仅‘开源’都有那么大阻力了,若是再‘节流’、断人财路的话,恐怕会立时被愤怒的了达官贵族、文官武将给吃了!一天都变不下去……

司马光还认为,上官丞相很清楚其中的厉害,但他更清楚齐国国库已经空虚到何种程度,若是再不增加收入,不等秦国来打,自己就能崩溃。但他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了,目的不是沉疴尽去,只是为了给这个濒临崩溃的国度续命罢了……

司马光深入上官丞相的灵魂深处,认为他老人家这样做的原因,是有其深谋远虑的……二百年的对峙下来,三个国家都已经外强中干、百病缠身了。

他应该认为秦国的情况,比齐国要更糟……江湖上比一定总是比谁更强,有时候也是比谁更惨的……如果振作精神、激发出全部的潜能,趁他病要他命,便可将自身的危机转嫁给秦国了。

司马光认为上官丞相实指望着,百胜公能在举国之战中毕其功于一役,把秦国主力一网打尽,从此对其予取予求,用秦国之财以养齐。这是一次赌上国运的巨大冒险,如果成功了两难自解;如果失败了,不过速死而已。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上官云鹤会同意百胜公的对秦作战计划……死马当活马医罢!

可以看出,司马光对上官丞相的敢于承担责任,还是很赞赏的。虽然他也不得不承认,上官云鹤低估了手下那帮蠢材的贪婪愚蠢,那些人在大厦将倾之时,还接着变法大肆搜刮民财,这才让原本几年后才会爆发的矛盾,这么早就出现了。

但无论如何,上官丞相还是完成了百胜公的要求,聚集起与秦国一战的力量。

在最终胜负分出之前,结局还未可知,难道不是吗?

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不管后人将他妖魔化也好,捧成圣人也罢,上官云鹤都不关心,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赵无咎那个死胖子,什么时候能打赢这场该死的战争!

轿子一路向西,进了京城西面的皇家园林,最后在万寿殿前停下,齐国的兴化皇帝便常年住在这里……

这万寿殿与一般的宫廷建筑不同,更像是庙里的大雄宝殿,因为齐国的兴化皇帝乃是狂热的佛教徒,对当和尚的性质要高于当皇帝,甚至好几次想要真格剃度出家,无奈一干大臣丢不起这人,不分派系的以死相逼,这才让皇帝打消了剃光头的念头……如果他知道秦国皇帝的现状,想必会在幸灾乐祸的同时,还会有些许的艳慕吧……

但不剃光头并不代表皇帝的宗教热忱会消失,他从五年前懿贵妃薨逝,便搬出了皇宫,在这万寿殿里带发修行,九头牛都拉不回去。

今儿上官丞相是来跟皇帝过中秋的,修行之人喜欢清静,所以逢年过节只让几个贴心的大臣陪着,不会出席那些大场合的。

轿子一停,管家轻轻掀起轿帘道:“相爷,到了。”

深吸口气,望一眼天边逐渐明亮的圆月,上官丞相缓缓的起身,管家想上来搀扶,他却摆摆手,淡淡道:“老夫还走得动……”说着便下了轿,向大殿门口走去。

管家赶紧陪笑道:“那是,相爷长命百岁,到一百岁还腿脚利索的跟小年轻……”话还没说完,便见老丞相腿抬得太矮,被高高的门槛一绊,便直直向前摔去,骇得众人全呆住了。

好在相爷不该遭此劫难,此时有人从门里迎出来,正好被上官丞相撞了个满怀,哎呦一声,便被直直撞到在地,当了相爷的肉垫。

众下人赶紧上前,七手八脚的将相爷扶起,万幸老爷子安然无恙。

再看地上那被压扁了的,乃是宫里的总管太监黄公公。只见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老家伙,疼的鼻涕都流出来了:“哎呦……祖宗唉,我这是巴巴出来给您抵灾呢……”

“还不把公公扶起来?”众人赶紧把黄公公扶起来,给他揉肩捶背,上官云鹤也拱手笑道:“公公别生气,老夫也不是故意的。”

“杂家生不生气不要紧。”黄公公突然小声道:“万岁爷发怒了,相爷小心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