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天天文学小说 > 游龙戏唐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各有所得(二)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各有所得(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够了,都给朕闭嘴!”

这一见二子又起了争执,太宗原本的好心情顿时便化成了满脸的寒冰,厉声便呵斥了一嗓子。

“父皇息怒,儿臣等一时孟浪,失礼了。”

眼瞅着太宗发怒,太子与李泰自是都不敢再争执个不休,赶忙齐齐躬身致歉了一番。

“哼!”

太宗怒归怒,可到底还是舍不得重责二子,也就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挥手将二人全都屏退到了一旁,而后方才环视了下殿中诸般人等,略带一丝不耐地开口道:“诸公都已是瞧清楚了,那就议上一议好了。”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太子殿下先前所言并无道理,此物用之怡情或许大佳,以之论武略高下,确是有失偏颇之处。”

在场的宰辅们都是文官,对军略一道其实都只是半吊子水平罢了,这当口上,本就不敢轻易进言,加之事涉夺嫡之争,自是全都三缄其口为上,唯有长孙无忌却是无此顾忌,率先便站了出来,力挺了太子一把。

“陛下,微臣以为长孙大人此言差矣,兵棋推演考校的便是筹谋之道,原就是为将者最核心之能,至于说到偏颇么,长孙大人怕是有所不知,军事学院之考核尚有五条,:一曰兵书策论,选《孙子兵法》等前贤兵书为考核纲要,再以战例分析为考核要点;二曰骑射;发而并中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总不中为次;三曰马枪,三板、四板为上,二板为次上,一板及不中为次;四曰步射,射草人;中者为次上,虽中而不法、虽法而不中者为次。五曰举重,谓翘阅,率以五次上为第;再辅以兵棋推演之考校,即是选拔学员之要也,有此六条在,何愁我大唐军容不盛哉。”

左右都早已跟长孙无忌撕破了脸,陈子明自是不会给其留甚脸面,不等太宗有所表示,便已是昂然站了出来,毫不客气地将长孙无忌好生驳斥了一番。

……

长孙无忌虽也懂得点武略,可说到底就是半桶水罢了,真谈到了军事学院之建设细则上,根本无法跟陈子明相提并论,尽自对陈子明恼火在心,却也自知断难在武略上跟陈子明争锋,无奈之余,也只能是默然以对了事。

“玄龄啊,尔掌兵制革新之重,对军事学院之副院长人选可都有甚看法么?”

太宗对陈子明所言的军事学院选拔章程自是满意得很,只是碍于长孙无忌的脸面,却是不好出言嘉许,这便侧头将话题丢给了始终默然无语的房玄龄。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侯、苏二将都是我大唐军中翘楚,谁人出任此职,应是都不差,相较而论,苏烈或许更合适些,至于侯君集么,亦可别有任用,此老臣之浅见也,还请陛下圣裁。”

房玄龄显然是偏向陈子明的,不过么,话语却是说得极为有技巧,并未过分得罪太子与长孙无忌一方。

“嗯,朕已作此想,那就这么定好了,来人,拟旨,着左武卫中郎将苏烈调军事学院副院长之职,晋从三品,着侯君集为右武卫大将军之职。”

太宗也自不想让此事再纷争个没完,待得房玄龄话音一落,他立马便从善如流地下了最后之决断。

“陛下圣明。”

一场御前争执下来,双方都算是各有所得,虽不能完全满意,奈何太宗金口已开,却是无人敢在此时胡乱再谏的,也就只能是齐齐称颂了一声了事,至于各自心中作何感想么,那就只有上天才晓得了的……

“瞧这事办的,唉,那侯君集不过一无行小人,文不成武不就,明明大败亏输一场,居然还能再起,这简直是,简直是……,唉!”

军事学院副院长之争虽已是尘埃落定,可魏王心中却依旧不甘得很,这一从宫中出来,便硬拽着陈子明径直去了工部衙门,卜一落座,便即唉声叹气地埋汰了起来——自打陈子明将工部事务交给了李泰之后,这厮便已是堂而皇之地在工部衙门里占了间偌大的办公室,看重的便是工部诸般事务能出大成果,每日里除了进宫伴驾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了工部衙门里。

“陛下乃圣明天子也,行事自有定策,岂是我等为臣下者可以乱测的,殿下还请慎言。”

要说心中的不满,陈子明只会在李泰之上,不止是因着侯君集的复出,更多的则是对时局有着浓浓的担忧——侯君集在军中经营日久,潜势力还是不小的,此番再行复出,声势必然再起,朝局变数必多,而这,还不是陈子明最担心之所在,无他,太子声势既是有所提升的话,那就暂时不会再铤而走险,这就为陈子明图谋相位争取到了些时间,客观来说,算是利弊参半罢,真正令陈子明忧虑的其实是李恪那小子的猜忌之心——近来的朝争中,杨师道已不再像从前那般立场鲜明地站在他陈子明的一边,大多数时候都是默然旁观,显见是李恪那头递了话之故,如何才能消除李恪的疑惧之心,就成了摆在陈子明面前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当然了,这等忧虑,陈子明却是断然不可能跟李泰说明的,也自不会理会其之埋汰,而是一本正经地劝谏了其一句道。

“得,算小王没说还不成么,唉,罢了,走一步看一步也就是了。”

一听陈子明这等言语,李泰也自无趣得很,但见其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便感慨了起来。

“殿下能这般想便好,但消工部这头诸般工坊能顺利投产,便是大功一桩,至于其余之事么,实无必要计较那么许多的。”

虽说不可能投入李泰的麾下,可工部诸般事宜却是兵制革新的源动力,丝毫不能有所闪失,为防止李泰胡乱搅事,陈子明自是不得不耐心地提点了其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