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天天文学小说 > 农业中华 > 第二十一章 移民与巴乔山

第二十一章 移民与巴乔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3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正式承认苏联政府,从而打开了双边关系大门。苏联许诺不在美国进行*宣传,给予居住在苏联的美国人以宗教自由和一切合法权利;放弃对1918年美国派兵到西伯利亚所造成的损失的所有赔偿要求等。

中苏与美苏的协定都是以苏联做出巨大让步而谋求的国际合作,从而打破了西方对于苏联的孤立和封锁。

斯大林借此稳住了自己的威信。

苏联也确实饿疯了,当第一列淀粉和土豆在库伦装车,到双方协定的缓冲区图伦进行交换时,俄罗斯民众都疯了。苏军不得不出动军队以维持秩序,甚至差点开火。

李鸣钟不得不前去交涉,战争时杀多少人都可以,但是停战了对老百姓开火,是中国士兵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而伊尔库兹克并没有封锁口岸,很多俄罗斯人、乌克兰、白俄罗斯、鞑靼人、蒙古族人都偷偷越过中国口岸,到达蒙古,要求参加建设道路的工作。

张春认为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移民,也可以给移民一些救助,这种能够直接削弱苏联在远东的势力的事情不做白不做。 就连新疆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白崇禧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新疆的粮食只能勉强都自己吃。突然跑过来这么多人,他可养不起。

而张春就算养得起,也不能在伊尔库兹克和蒙古养。运费都掏不起。所以让他们往内地流动。比如湖北,由于人口持续减少,已经有了用工荒的现象。江西其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库伦专门成立了一个移民局。已解决这些人员的流动和安置问题。

很快移民局设定了移民的准入条件,那就是必须有合适的工作岗位。没有工作岗位,工作问题很难安排。

于是难民点张贴了移民局需求的工作岗位和招聘标准,满足标准的人能够带全家到中国内地。其实标准也不高,从操场管理员到护林员。从一般工厂工人到高级技术人员都有。不同的是,如果是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不仅给工作,还会有数量不少的安家费。 中苏的以食品换取煤铁等矿产品的交易隔几天就会进行一次。因为双方都需要调运时间。

由于从苏联境内运来了大量的煤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燃煤的运输紧张。加上蒙古境内自己生产的煤炭,总算使几十万军民住上了暖烘烘的屋子。

内地运来的棉衣棉裤以及皮衣皮裤,皮帽和手套也都分发下去。与对面的只有军大衣的苏军相比,中国人简直是奢侈。

部队最新的雪地伪装服和厚实的披风,让部队的冬季训练得以延续。还是在阿尔泰山的时候,战士们就已经学会了滑雪。部队正在进行整编,因为还有新入伍的战士不能适应。所以混编是必须要做的。

不耐寒的马匹都在往内地调。骑兵师全部换上了蒙古矮种马。这种马对草料要求不严,环境适应能力强。

牧民们也在安排往内地的草场流动。黄河沿岸和黄河故道,都出现了蒙古人和白皮肤的俄罗斯牧人。中国的老百姓总算知道了。白皮肤的人也并不比自己高明多少,大家都是老百姓。以前那种畏惧洋人的心理消失的无影无踪。

库伦,张春见到了巴乔山。这之前,巴乔山一直呆在西安,算是半软禁着,他参观了西北大学和陕西的工厂与农村。最后在巴乔山强烈的要求下才回到了库伦。

蒙古。苏联的清洗确实干净,大部分都是集体牧场和集体农庄。喇嘛和王爷们死的死,逃的逃,留下的也都成了普通人。

“牧人们到内地去了。内地有些草场还能容纳它们。集约化牧场不是不好,而是不能太急。草场是有一定容纳力,超过了草场就会退化,单一的畜牧种类也会退化,我相信你这个畜牧部长在陕西应该知道了这些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