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贺世良就找了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蛇皮袋子,跨上自行车,就急急火火地往县城赶去。他要去城里的蔬菜批发市场买菜。本来离贺家村大约五六里远的镇上也有卖菜的,逢年过节待客,大家都是去镇上买。但贺世良觉得镇上菜不齐全,得到大市场才行。这县城,少说也得二十里吧,一个来回,路上就得一两个小时。贺世良高兴,便不觉得远。
“世良,干啥去?”迎面走过来一个朋友,怀里抱着一捆?,刚从地里回来。他远远看看了就大声问道。
“买菜!记得明天到家里来坐!”世良也不下车,一边继续蹬着车子,一边大声应到。
“成!我们全家动员!”
“好嘞!“
今天天刚亮,世良两口子就起了床,把三个娃也都挨个儿叫了起来。家里要来客人,这卫生得搞仔细了。
世良拿起扫帚,就开始扫起了院子。扫完院子,把大门口也扫得干干净净。堆在院子角落里的木柴,他又重新往高摞了摞。窗前的那棵洋槐树又发了几颗新芽子,世良用铁锨把它们也一一地铲了下来,扔到了羊圈里。
世良媳妇,人都叫她锦秋。锦秋洗漱完毕,就急忙到厨房里忙活开了。像素常一样,打了盆水,把案板、锅盖、菜刀等等都擦洗了一遍,然后就开始点火烧开水。待客人来之前,她要把六个大水壶都要灌满。这六个大水壶,其中四个是从邻居家里借来的。然后,她就开始摘菜、洗菜,把木耳、黄花菜提前泡着,把粉条也泡好后,放在篮子里空着水。
像这种关键时候,孩子们也一个个都不会闲着。久儿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的,再下床仔细观察一番,确定被子摆得端端正正,不得有一丝东倒西歪的样子,更不得偏左或者偏右。这点儿经验当然来自于妈妈的教导。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媳妇就是这么做的,妈妈满是赞叹地说给久儿,久儿就记住了,并照着做了,只会让自己做得更好。最后,久儿把床单拉得平平整整,把护单再轻轻地铺上去。整理完自己的房子,再去把弟弟妹妹的被子拉开,照样整理了一番。
收拾完床铺,接着就得打扫房间,擦洗桌子凳子,包括那大方桌的腿,那门,那窗子玻璃,也都一并要擦干净。这些事不用久儿妈交待,久儿自会认真地完成。
贺世良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给院子拉了一张大大的防晒网。然后就带着两个孩子去借家具了。需要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不奇怪,农村人家里不管红白喜事,家具基本都是相互借着用,包括过年招待客人也是一样。他们借到了六套大桌子,两套小桌子后,又开着三轮车去了另外一个村子。那里有专门租碗碟的。
不一会儿,久儿大娘、七婶、大嫂、二嫂,还有隔壁的婶子,都陆续来到了家里。她们是来帮久儿妈一起做菜的,她们都是做菜的好把式,七婶还常常跟着村里的大厨去打下手,学到了不少手艺。隔壁婶子杀鸡杀得比较好,就抬了一盆热水,专门杀鸡拔毛去了。大娘年过六旬了,虽帮不大忙,但兄弟们家里不管有啥事,她都得走到前头,特别是后勤上的做饭问题。这不,一进门就喊:
“锦秋,我来给你烧锅了!“
大伙儿一听,自然都笑得合不拢嘴。
“大嫂子,不用你忙,人手都够,你坐那喝茶就行“,久儿妈一边乐得把久儿大娘让进家屋里,一边说道,”你看,这吸风灶多美的,硬柴一填,自己就呼呼地烧起来了。“
“哎呀,是不,看来我就要变成吃闲饭的了!“
大伙儿一直笑个不停。
“锦秋,早上准备几桌?“大娘关切地问着。
“准备三桌就差不多了。“久儿妈一边刮着鱼鳞一边回应到。
“我再给你算算噢,她两个姑,三个舅,一家至少来三个人,她爷她奶,再加上咱们这些,现在放暑假,加上小孩子了,三十人左右了。那就三桌吧,别剩下就行。“
“大嫂子,你这账还算得清,算得细!“七婶打趣道。
“我妈这才六十多,年轻得很呢!”久儿大嫂,也就是久儿大娘的大儿媳妇,老贺家的长孙媳妇,一边看着自己的婆婆,一边笑着说。她今天特意给厂里请了假,来帮忙。
“对,还是我媳妇会说话!妈还不得再活他个二三十多年!”
说曹操,曹操就到!
姑妈、姑姑两家前脚后脚地提着大包小包地说着、笑着都进了门。
“哟!你姊妹俩来得够早的,都约好的吧……“大娘一见来客人了,高兴地就往门口走。
“嘿嘿,大嫂,来得再早也没你早呀!“没等大娘话音落下,姑姑就立马回应了一声。
“我是主人,你们是客嘛!“
“主人客人都一样,我们今天都吃两顿饭!“
“应该应该,必须吃两顿!看来她舅家今天跑到你们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