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天天文学小说 > 逐鼎 > 第329章 商与学(下)

第329章 商与学(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部分布告内容比较长,不止是江铭礼,还有很多商人模样的人,在那里观看,还边看边细细的琢磨着。这份布告的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他最关心的税率调整,大部分传言中的消息都变成了确切的措施,布告上明确宣布,在火麟军治下三府之地,因为靺鞨军的摧残,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无所依。故而,取消人头税,所有的税收按照土地的实际面积来征收,如果是没有土地,又没有其他收入的人,再也不用缴纳赋税了。这是关于普通百姓的,让商人们关注的则是商业税收。

在后面,江铭礼果然看到了,火麟军治下三府之地,统一税收,过往关卡,无需交税。税率定为十五税一,在燕国,算是比较低廉的了,很多地方都是十税一,甚至更多,因为过往关卡,经常有官府私自收税。

不仅如此,火麟军治下三府之地的商业税不再是按照个人的资产来征收,而是按照商业成功交易的金额来征收,这就意味着,如果生意没有做成,就没有缴税的必要。这对于一些刚好处于困境的商人来说,无疑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此,江铭礼和不少人一样,站在布告栏的面前,反复的寻味着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希望自己千万误解了其中的意思。

然而,第三个布告又引起了江铭礼的好奇,这同样是一份有关商人的布告,但是却和税率无关,而是和商人的信誉度星级有关。

江铭礼知道,在火麟军治下通商的商户,有信誉等级一说,信誉等级越高,自然与他人商贸之时就越有利。无论是谁,也愿意自己买卖的对象是有信誉之人吧,再说了,商人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江宣铭仔细的看了以后,不由得越来越惊讶,最后甚至自言自语起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只要一所书院,可以提升等级一,入名学识司,为义商。。”

“办五所书院,可提升等级二,入名学识司,为义商,见县令可不跪。”

“办二十五所书院,可提升等级三,如学识司,为义商,见府尹不跪。”

“每所书院以五十学生为基,六名先生,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该商人必须负责所有学生和先生的费用!”

大概是后来这份布告新进张贴,吸引了不少人观看,江铭礼发现自己的身边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在悄悄的讨论着。其中不少还是像江铭礼这样的小商人。最后,在布告的下面,看到了有关的详细指引: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到刺史府学识司衙门咨询。

虽然不知道着学识司是个什么衙门,但告示之中的意思已经让江铭礼有些心动了。商人怕的是什么,不就是官吏的盘剥吗。商人,本来政治地位就很低,士农工商,商业是排在最末尾的,哪怕商人的钱再多,如果见了官,都是可怜的主儿。即使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商人,也没有安全感。不少的大富豪,其最后地下场都比较悲惨,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地财富,最后都被官府剥夺一空,白白为他人作嫁衣裳。

布告的意思所言核心内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商人出钱修建书院,然后火麟军衙门给他们荣誉,给他们响应的特权。

在这之前,很多商人为了求得政治上的地位,经常会采取捐官地办法,为自己买一个功名,不同的功名有不同的价格,但是,这里则是不用你捐钱买,只要你捐钱建书院就行了,同样可以拥有功名。相对而言,后者的办法更容易让人接受,毕竟,修桥补路办学,都是容易得到尊重的行为。将钱投放到书院上面,显然要比直接扔给那些贪官污吏舒服很多。

特别是向他这般新入境的商人,信誉度为零,人生地不熟。这般一来,既能快速提升信誉等级,还能防备官吏的欺诈。

有些商人已经开始估算开办一所书院需要的费用,看看这到底值不值得。其实,开办书院的费用也不用很多,如果简朴一点,每个学生每个月只要十文钱就足够,五十个学生,每个月就是五百文,一年下来就是五贯,先生的费用当然要高一些,但是这先生的费用则是由商人与学识司各担一半。

多的办不起,对于一些小商人来说,办上一个还是没有问题的。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这其实是赵询的意思,虽然书院有商人承办,但先生则是由学识司下派,教授的内容自然也有火麟军指定。学生必须携有火麟军治下三府的户籍方可,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必须忠诚与火麟军。

可以想象,将这些年轻人人塑造出来,培养出来,日后定是火麟军坚强的后盾,此举也为火麟军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除了这些之外,赵询还在燕州城成立了武备学院,专门培训中低层军官。这其实是亲卫营早先就开始进行底层军官的培训,这是这次将他真是扩展开来。各中低层军官,都要轮流入武备学院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培训。此外,还会将一些战时表现优异的士卒送至武备学院进行培训,出来就是各军的低层军官。如此做,不仅是培养军官,也是更好的控制军队。除了中低层军官外,高级将领也会在无战事之时,来此接受培训。授课之人,也就是诸位将领,轮流将自己所经历之战讲出,然后分析,总结成功与失败之所在,除此之外,赵询也会亲自与诸将一起授课……

正是因为赵询的大举办学,才使得余静等视赵询为不轨之人而变为接受,甚至余静多次在公共场合之下称赞赵询的所作所为,为国之善,为百姓之利。也真是如此,赵询邀请其担任学识司司长一职后,余静欣然接受,而且邀请不少士子加入其中,为一院山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