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豫南、鲁西南各府县的官兵不敢擅出城池半步,而城外早已没有了他们的什么团练,残余的团练和官兵一样,只能龟缩在一起,到处涌现出来的都是一支支为保田而战的农军。
鲁豫皖游击纵队从不足万人,一下扩充到了将近五万,如果要是再算上他们发动起来的农军,整个的数目绝对不会下二十万。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
没钱发放军饷,更无法征兵扩军,而在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满清那些地方官员们所面临的还不单单就是这种痛苦。为了执行俄国人给制定的黄河战略,满清主力云集黄河以北的各个要点,但是,他们都接受了一个严令,就是除了抓紧一切时间,动员一切力量完成各自面前的黄河防务之外,不允许向南面出动任何一人一骑的力量,要保存现有实力,为巩固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创造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黄河以南的各府、州、县,要么自保,要么就是一泻千里,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而言。
单以豫东的归德府为例。游击纵队不喜欢攻坚,因此众多悬浮在红色海洋中的县城起初得以保全。就像是约定好了似的,城内的不出来,城外的也不进去。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地方的人民就不答应这种尽管是暂时的、表面的“和平共处”。
宁陵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县、虞城县、考城县、柘城县、砀山县等等的知县,要么是被当地百姓及反叛的衙役、营兵或是练勇解送出城,要么就是县城被四乡的云集起来的,忍无可忍的农民自卫武装轻易夺取。最后哭天不应,叫地不答的万般无奈情况下,归德府知府干脆双手捧着印信出府城自愿投降。
石祥桢是个比秦日纲更好战的将领,而最高统帅部赋予他的打得狠,打得猛,打得驻防在黄河以北的清军主力,即不能有任何增援西北企图,更不能有任何机会顾及东部的作战意图这一任务,刚好又都是石祥桢愿意,又擅长做的事情。
红二方面军的大军自郧阳府、南阳、信阳呼啸而出,打得绝对凶猛。
由于有了前期鲁豫皖游击纵队的纵横驰骋,大军一出,更是在各地农民自卫武装的协同下,所向披靡。偃城、舞阳、临颍等十余县一鼓而下。随后再接再厉,临颍、郾城、襄城、长葛、禹州,及汝州所辖鲁山县、郏县、宝丰县、伊阳县等地纷纷落入囊中,汝宁府城、许州州城眨眼间就被红军团团围困。
石祥桢本来是想借围困汝宁、许州,来它个围点打援,顺手牵羊多吃掉一些来自洛阳、郑州、开封的清军主力。哪知道,无论红军出现在哪里,满清的军队不是献城交地,就是掉头就跑,至于那些“旁观者”,只要是火还没烧到自己的脚后跟,那就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管你哭天抢地的求援不求援,一概的坐视不管,根本没有一个援兵会叫你打。也难怪,上面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迟滞“赤匪”们的进攻,没说要消灭对方,当然,也消灭不了对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守,守上一天算一天。
等了一天没有任何动静,石祥桢恼了,恼的他一怒之下,仅用半天儿的时间就拿下豫南重镇许州。之后,杨辅清、张遂谋带领红四军及鄂豫皖游击纵队张宗禹一部,向郑州虚晃一枪,又大张旗鼓地云集开封城下,而方面军主力却在石祥桢、罗大纲的亲自带领下,随手吃掉汝宁府城,直趋豫西重镇河南府城洛阳。大军围攻洛阳,控制孟津渡口,大有一举飞跃黄河天堑之势。
黄河北岸,清俄联军的黄河防线分为三段。
坐镇怀庆府的是石祥桢的老对手,去年在湖北曾经被天军打的犹如丧家之犬,拼死由襄阳一路逃回黄河北的绵询。如今,他以忠义救**副总统的身份,在驻扎解州的山西提督孔广顺率领的督标及团练总计四千人马协同下,再次督帅起四个协的忠义救**,现在又承担起了自武陟县以西黄河防线的守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