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佬在印度准备退役的巡洋舰“王子”号、2艘驱逐舰和4艘鱼雷艇也于33年7月就开回来了。
自己的造船厂也按军舰标准造了2艘1000吨位的大船了,还有3艘1600吨级的新船也于33年6月就已下水了。有了样板,新的2600吨级的驱逐舰也正在制造中了。
1933年7月中,购买的舰队回来了就停泊在武汉军用码头。
巡洋舰“王子”号(改为了“汉阳号”)、2艘驱逐舰(分别命名为“襄樊”号和“荆州”号)和4艘鱼雷艇,还有5艘高家自产的新军舰和12艘货船改装的300----500吨的小型舰艇,2艘德产潜艇、外加许多冲锋舟和20多艘“潜艇”,水军的架子搭好了。总吨位也有18000吨了。
抽调各部人马,总算成立了一个独立舰队(师级,驻地武汉),连地勤在内约8000多人。加上随舰队到达的500多外籍水兵(签了2年服役合约),部分国军中原水师部队的130多名官兵重新回到了水师部队里,蛟龙队也在一年前就扩招了,为水师训练了近1300多人的基层官兵。
有了现成的德产潜艇,廖耀国很快就给他们改装了一些通讯设备,加装了电台、报话机和简易雷达。
游厂长也在自产的小型“潜艇”上做实验了,看如何把同样的仪器、设备装上自产的小型“潜艇”,最主要的就是其自动攻击的性能。又是一轮技术革命。
新的潜艇排水量还要扩大,现在已经接近50吨了,今后要有排水量超过200吨、甚至于超过1000吨的大型潜艇。
廖耀国的雷达倒是有了个初步模型,空中是拿飞行队试验过了,不过距离还不够,只有80多公里远,正在改进中。在德产潜艇上改装也是试验(准备在支援关外先遣队时启用),也许在海上能侦察得更远。
所有军舰上倒是加装了不少的大口径大炮,反正兵工厂能自己生产各种口径的大炮。。
为了应付这些造船业的生产需要,除了以前的库存外,几处钢铁厂、十几家机械厂、机车厂、几家造船厂及各个攻关小组也都为了军工在满负荷运转。看来采矿、提炼和炼钢速度还要加快,产量还得提高。
1933年,就是高少爷全力发展军工的一年。高少爷有时在暗中和小日本较劲。就湖北、汉中来讲,军工生产还远远比不上小鬼子,不过比*老西那是要快了很多倍。
1933年2月,赵立群的研究成果成功了,也成功在美国注册和申请了专利。不过这专利上的领头人就变成了高建昌了。
制药厂也搬到了西乡工业区,留学美国学医的堂兄也学成回国,和赵立群共同负责药厂。8月,各地的甜瓜也收了上来,为了培育菌种,赵立群带着几个帮手那是忙个不停。估计,10月就有成品出来了。
高司令也和张、杨两部在紧张的训练(后来“人民党”也同意出兵),各部抽调了一个主力团在“飞虎队”的带领下正在抓紧训练,准备在1933年下半年派先遣队入关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