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位置绝佳,每日沐浴朝阳,听山风鸟鸣。
过后,宅院里一下子变得更安静了,我只有一个人,哪怕日头,哪怕月亮升上来,也只能照着我的影子。
山民们先后来了几趟,他们都误以为我是穆先生的孙女,跟着他相依为命的。
穆先生活着的时候,帮助那些山民治病送药,虽然也换些东西,但是那些对山民来说不算得什么,临近几座山里,没有别的大夫,穆先生是独一份的存在!
几十年下来,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这个“伪孙女”在他离去后的日子里依然享受到了山民们的照顾。
但我良心不安,我这个人,生不知何所来,死亦不知何所去,可是生活着的每一天,我想到我接受着别人的付出,总觉得应该要回报些什么。
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就开始迅速成长,我想到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继承穆先生的衣钵,我将他遗留下来的成摞成摞的小册子一本本整理,日夜仔细研读上头记载的内容。
穆先生的遗藏分为两类,数量不均等。
多的一类,是医书药典跟他医治病人识别草药药性的心得总结。
少的一类,是他生前除了研习医药外最大的爱好,他自创的菜谱。
后一类,我暂且将它们收纳起来,归置到一处,等余生有闲暇有兴致的时候再花费功夫去研究。
前一类,自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我还是住在曾经两个人住的小院,周边的山色风光尽收眼底,我比穆先生在的时候要忙碌的多。等我认清楚册子上写的内容,能分辨得出存放药材的房间内架子上的各种草药,甚至沿袭了穆先生的心得开出简单的治病方子。
几个月的时光如同指间沙般流走,不再来。
大树生长出新的枝叶,刻着:“小菱儿,等我回来的”字迹更高了。
积雪融化之后,山下的溪流也开始欢快的奔涌,匆忙过去一个只有我自己的冷清的年,送走寒冬。
迎来的便是——又一春。
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春天比眼前的这个更叫我触动。我的记忆中缺失的那一块。同样包含了生命中经过的一个个时节。
万物生发。脑中也有个新的想法在渐渐成形。
我扫完院子,从穆先生的房间里找出架子最顶层放置的那封信跟一张折起来的纸。
信上的地址清清楚楚,是需要寄送到应天城中某条胡同的一座府邸的,收件人名叫刘光远。
我把信撂在一边。展开了那张穆先生临去前画下的地图。
现在回想,他那一天特别执拗的,执意坚持着要画完这张图,或许是他有预感大限将至。
我的视线顺着地图浏览了一遍,着重在蜿蜒曲折的谷中通路上。
穆先生说,这张图使用在开春雪化后,若是到了初夏,谷中雨水增多,这图便是不准了!
我要走。我要离开,最晚只能到春天结束前!
临行前的忙碌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我将山民常用的药材抄写了验方,分别抓取份量配置了几十包。
单单这一项,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我还把小院内的东西整理清楚,归置在了其中一间木屋里。
最后,我写下一封留书,委托前来的山民替我照应着一点这个院子,出于感激,我临走前配好的药都不收取任何的报酬。
四月中的艳阳天,我驾着小船,带着我打包好的行囊,穿行在山谷的暗洞中。
船行在暗洞中,我猜测着,穆先生至少有十年没出过山谷走过这条水路了吧。
转过一处山石悬挂下来的暗洞,我无意间的一个抬头,居然在上面看到了隐约的字迹。
我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个菱字。
山洞潮湿,石头上被积水淹过,若不是碰巧,青苔斑驳的字迹是不可能被我找到的。
像是冥冥中有感应,我顺着这条线路,接连在暗洞的山石上发现了不下于十几处的标记。
我伸手能触碰到那上面的字迹,好像有个人在离开的时候万般的不舍,心心念念着那个“菱”才忍不住刻下的印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明明是别人的故事,我却没来由的心升起羡慕,羡慕着那一个被萧楚惦念着的人。
......我在暗洞停留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等我出了山谷到了大江沿江而上,我的小船就有些不够看了。
春末的江水,因为山上的积雪融化,水势奔涌,小船穿行其中,瞧着有些心惊胆战的。
我从穆先生口中知道自个儿是在江上坐船险些送了命,这先入为主的印象让我驾着船在大江上如履薄冰。
眼看船到一片水流略微平缓的江滩,我迫不及待的靠岸上去了。
双足踏上土地,安心不少,我的脚程不紧不慢,连走了大半天,入夜时分,我终于见到一座小镇在不远处,路上也开始有了行人。
前方出现的亮光让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是暌违已久的热闹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