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天天文学小说 > 回档一九七八 > 第323章 眼药水(上)

第323章 眼药水(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容易地会被人勒住脖子。

不要问为什么?不要小看了美国的保护主义,更不能小看了摩托罗拉在美国的影响力。

移民,移民还是中国人!甚至因为一代移民,弄不好正好让美国以间谍罪将李默抓起来,关上两年,那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李默就在家想,想到了狡兔三窟,又想到了一个安全的“备份港”,这个备份港极其重要的,因为与很多技术,包括光学镜有关。

还是觉得不保险。

于是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在国内生产。

有几个优势,一是现在技术含量还不是太高,现在追赶比以后追赶要容易得多,这一条十分重要。

二是美国也知道芯片的重要性,但没有人能真正看出它未来的大市场,防范没有那么严,有一例子,87年,中国想要改进200多架歼-8II型战机,于是与美帝的格鲁曼公司签订了合同,按照合同约定,这200架飞机都将安装美制雷达和火控系统,当时的中美关系交好,可就在2年之后,中国已经向美国交付了2架歼8II型试验战机,美国政府却单方面终止了合同,2架战斗机也被扣押了4年之久,才还给中国。

为什么明年反悔,都懂的。

那件事发生了,让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排斥民煮,中国五十年代六十代确实对外输出了“主义”。

于是反华派渐渐占据了上风,即便是老布什,他只是总统,不是国王,只好妥协,但还没有称为严重交恶。

从克林顿时,苏联解体,美国满世界的找假想敌人,叶大总统是亲西方派的,防范就足矣了,中国便成了美国最好的敌人。但李默还能得到好几年的缓冲时间。

三是老布什对中国不是太恶,况且小布什以后那两个公司的股份也越来越值钱了,苏联也未解体,做为李默,在这种政治大环境下,还能快活几年,那怕是明年那件事发生了……

特别是今年,情况更为良好。

李默可以先行请若干专家过来,放在高通,将大约的技术吃下去,甚至直接将其技术引进到中国,然后再疯狂地烧钱,在96年更加臭名昭著的《瓦森纳协定》未出来之前,两相技术相差不大,到时候西方世界也只好望洋兴叹。

四是各个公司在陆续地烧钱,可有的公司开始陆续地挣钱,比如说今年绒德克将会获得大量盈利,明年宜乐也会盈利,甚至宜宝同样可以盈利。

这些钱赚来干吗的?难道花销吗,能花得完吗?

虽然芯片制造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产业,但李默同样有足够的本钱,将各项产业烧出来。

也不完全是烧,烧的过程中,加工出来的一些中低端的机器或产品,同样在国内或国外,有着一定的市场。

老陈是搞化工的,李默怕老陈听不懂,于是仔细地解释了一下,有的,李默则没有说。

说完,又说:“校长,不要小看了这个光刻机,能搞出来高端的光刻机,那么无论是晶圆还是芯片都不会太难的。虽然各自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是世界最先前的科技领域。”

“难道光电所的那个光刻机不行?”

“光电所?”

“对这个领域我是不大懂,不过听说过81年,光电所曾研制出我国首台光刻机,于8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哦……”李默精神一振。

他不知道光电所这台光刻机究竟是什么样子,估计多半还是不能用它来生产芯片,最少不能生产高端的芯片。但是有了,等于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像小孩子读书一样,先从小学读起,才能读中学。不可能小学未上,就上初中,中国现在有这个发达的科技环境么?

“李默,还有……我替你问一问吧,在七十年代时,中国也有一些半导体产业,就是现在,各个研究所也在继续研发半导体。当然,那种环境也逼得国家勒紧裤带,继续搞一些重要的科研。”

说到这里,老陈叹息一声。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虽然国家困难,还是取得不少科研成果的。不过十年折腾下来,科学家多被当成了牛鬼蛇神关牛棚了,多数科研一起停顿。这一停,差距越来越大。

不过CPU与那个十年无关,老陈继续说:“七十年代时,国家也有一些CPU技术。但改革开放后,种种原因,包括国内计算机市场小,回报率不大。研发成本又高,国家穷,拨不出多少资金。并且国外也重新恢复对中国的出口,包括一些走私的冲击,好像这两年,我也没有听说哪家研究所在继续研发CUP,可能研发芯片的单位也几乎没有了。”

这一停,差距便越来越大。

不仅是技术,关键还有一个专利壁垒,后来的,想绕绕不过去了。

当然,不能怪国家鼠目寸光,一是谁能知道以后呢?二是国家手中真没有钱啊。

“还能找到原来的哪些专家吗?”

“应当能找到,不过这些专家可不会闲着,他们多半转向了其他行业的研发,你知道的,国家各方面都紧缺着人才。”

李默苦笑,好吧,连人才都要自己来培养!

而他未来会有多少对手?老虎基金、摩托罗拉弄不好只是开胃小菜。

李默又问:“校长,知道文书记的电话吗?”

“李默,我认为你选择的这条道路,成功可能性不大,即便找文书记,他也没有办法,”老陈规劝道。

李默刚才也说了,我花钱买专利,买技术,甚至买美国生产芯片的公司,打着美国公司的旗号,在美国纳税,可能会实现。

搬到中国来,那就可不容易了,就比如说晶圆,首先运来二氧化硅,就是砂子,这玩意多的是。再到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得到高纯度的多晶硅。再于熔炉里融解,用晶种拉出单晶硅晶棒。

仅是这道工艺,老陈就隐隐感到会花费无数资金……他猜得不错,10年后,仅是建造一个能生产200毫米直径硅锭的制造厂就要15亿美元,建造一个生产300毫米直径硅锭的制造厂大约会需要35亿美元!现在不可能需要那么多钱,但这一系列技术研发出来再到生产,李默也闹不清会花多少钱。

而且需要各种先进的设备,不仅是光刻机、蚀刻机,还有各种先进的电子或机械设备,仪器仪表。

要么进口,有的根本就不卖给中国。

若是想长期生产,偷偷地搞来一台两台肯定不是办法的,李默产业又多在外国,一旦发现,惩罚起来很容易。

自己研发,这么多设备,得用多少钱才能烧出来?

设备就算弄出来了,接下来还有技术,就算技术是一家的,也弄过来了,接下来还有工艺。工艺能不能全盘学过来,况且还有人才这一关。

在老陈眼里,它们就是举国科技。

李默更知道了,关键现在不研发,往后差距越来越大,比如晶圆切割,再过几年已经进化成激光切片机,到时候再追赶,真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力量来追赶了。

可能会成功,可能半成功,也就是在国内依然不能生产高品质的相关芯片产品,但随着无数金钱烧下去,能研发出其他许多技术,或者能生产出中低端的芯片产品,那也能凑合。还有一种则是糟糕的结局,可能数亿美元,甚至上十亿美元,全部打水漂了。

但李默找文书记,可不是为了这个。

头痛归头痛,先给三星上点眼药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